重庆的七月,湿热难耐。中甲第十五轮,铜梁龙体育场,汗水浸透向余望的球衣,这位21岁的队长用两粒进球终结了自己的短暂进球荒,本赛季进球数已达10个。向余望张开双臂,像要拥抱整个山城的晚风,看台上爆发出“国家队”的呼喊声,声浪如嘉陵江水般汹涌而来。
中国足球的土壤向来贫瘠,偶有青苗破土,便会被千万目光炙烤。向余望的名字在球迷口中渐渐化作“希望”的代称,这既是谐音的巧合,更是某种集体心理的投射。2024赛季,首次征战中甲联赛便有15球进账,2025赛季刚过半程便已10球入账,向余望带领球队朝着又一个成功的赛季奔跑。土生土长的向余望,足球之路也带着山城特有的棱角。7岁开始接触足球,14岁代表辅仁中学拿到中学生暑期足球协会杯冠军,个人当选赛事最佳球员;18岁,随重庆队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运动会男子18岁以下组第二名;19岁,随重庆铜梁龙足球俱乐部获得中冠联赛亚军,荣获赛事最佳新秀、最佳运动员(银球)、最佳射手(铜靴)三项荣誉;20岁,以队长身份带领重庆铜梁龙以中乙联赛冠军的身份升入中国足球协会甲级联赛;2024赛季,向余望先后当选中甲联赛5月、6月和9月最佳青年球员,并以15个进球位列联赛射手榜第四位,当选2024赛季中国足球协会甲级联赛年度最佳阵容奖项。国字号层面,向余望2017年入选中国U-14足球选拔队;2021年1月,入选中国U-18足球队选拔训练营名单;2025年5月,入选中国U-22男家男子足球队集训名单。
山城的阶梯见证了向余望的成长,这些记忆也许是在酉阳老街的青石板上,也许是在陡峭的登山坡道间,更多的则在这个只有21岁的队长心里。关于对向余望的议论,既有将他捧为“未来国足救世主”的狂热,也不乏“中甲水平不值一提”的冷嘲。作为中甲最年轻的队长,向余望的袖标上凝结着超越年龄的重量,他必须学会承受。
很多人会把向余望和日本球星三笘薰对比,都出自校园足球体系,又征战国内职业联赛,现在三笘薰已然在英超站稳脚跟,而向余望还在国内次级别联赛战斗。对于铜梁龙队长来说,他清醒的意识到,眼下真正的考验已不在中甲赛场,带领球队冲超成功,在中超后卫的绞杀、外援的压制、舆论的放大镜下,才是检验他成色的试金石。他和国内足坛更为火爆的王钰栋有着一样的认识,那就是先把国内联赛踢明白了,再想着留洋的问题。三笘薰、李刚仁的故事提醒着同为亚洲同龄球员,“未来可期”“大器难成”之间,隔着的是无数个清晨五点的训练房,是无数次训练后的加练,是无数次战胜自己的自律。
中国足球的星空太久没有亮色,需要的不仅是一两个“希望之星”的涌现,而是集体的爆发。夜幕下的重庆,长江与嘉陵江在此交汇,向余望的足球故事交融于湍急的汇流处。中甲与中超、本土与国际、期待与现实,让他在社交媒体喊出那句“听一万种声音,不如做我自己。”这或许正是当代青年球员最珍贵的品质,在众声喧哗中保持自己的海拔,在急功近利的环境里守护成长的节气。当中国足球还在寻找自己的语法时,这个会在地铁口给球迷签名的年轻人,正用脚步书写着未完成的句子。
编辑:杨鼎轩
监制:王强
发表评论